“你都好久没哄我睡觉了!”十大配资公司
UP主@MTkoala 有一位从高中就认识的闺蜜,最早在高中寝室里,MT就养成了哄她睡觉的习惯。
毕业十几年后,即使过了三十岁,闺蜜还是喜欢到她家里,直接躺在沙发上,等她来一场“哄睡套餐”——用指甲轻轻抚过头发,抚摸眉毛、脸颊。
MT也没想到这个小到不起眼的“天赋”,后来成了她做视频的起点。
MT在模拟梳头
MT是一位专注于“ASMR”视频的UP主,她在B站更新超过10年,积累了57万粉丝。
ASMR,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视频营造情节或氛围,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被安抚、被疗愈。
2010年左右,MT还是ASMR视频的观众,那时她偶尔失眠,偶然间发现了一些梳头、低语的、引导冥想的视频。她发现这些视频,总能让她在一种舒服的感觉里,感到困意,比平时更容易入睡,好像回到小时候撒娇让父母哄睡的时刻。
展开剩余86%也是在那段时间里,这些让她安然入睡的视频渐渐开始带上了“ASMR”的前缀,这个概念在外网开始流行起来。
MT颇受欢迎的视频“照顾”系列,为“生理期”的朋友递上一杯红糖水
在搜罗ASMR的内容的过程中,MT发现国内的相关视频并不多。
“我想做点声音,给自己听。”2014年开始,她开始自己制作ASMR视频投稿到B站。
最早的几期视频形式并不复杂,主要是声音的堆砌,比如翻书、细碎的剪纸声、讲睡前故事等内容。
慢慢地,MT开始升级“装备”,购入了第一个设备——有双声道的录音笔,声音也逐渐多元起来。她的想象力很丰富,会用手指滑过耳麦模仿飞机在头顶飞过的声音、用小刷子和撕拉胶带模仿采耳的声音、用一款头发喷雾模仿煎炸的声音,用小棍碾磨盐粒发出在细雪上走路的声音……
模拟雪/沙地漫步的声音效果
随着装备的升级,她的内容也逐渐“升级”了,从单纯的声音元素发展出了剧情。她脑子里的奇思妙想有了更多发挥的空间。第一次尝试是一期《文物修复前的检查》,MT化身成为文物修复师,把观众都想象成待修复的“文物”,进行了一系列的拍照、记录、清洁等工作。
“作为创作者,就不会想一直做一成不变的东西,总有一点野心。平时我脑子里就有很多小的想法,在创作时就会一直琢磨,怎么样把它融入到作品里面去。”
早期的剧情类视频里,有一期《姐妹的照顾》尤其受欢迎。视频中,她化身成为一对双胞胎姐妹,聊天、梳头、一起吃薯片。
2015年,MT在《姐妹的照顾》里扮演了一对双胞胎姐妹
“我想象了两个性格不同的姐妹,一个活泼,一个冷静。我自己先坐在左边录完姐姐,又坐在右边录妹妹的部分,小心控制自己的位置对称,然后剪到一起。有趣的是,有些粉丝真的被我唬住,他们真的以为我有一个和我长得一模一样的妹妹。”
这是很多早期粉丝“垂直入坑”的一期。当时她只有几千粉丝,视频播放量却超过了60万。有粉丝说,自己就是被这段视频吸引,下载了B站,听着MT的声音度过了许多失眠的晚上。
这些剧情类视频里也产生了真实的信任,那些疗愈的情节对粉丝来说都好像是真实存在的。在另一期《照顾失恋的妹妹》的评论区,许多正在“过情关”的粉丝都把自己代入了“妹妹”的角色,放心地在“姐姐”的评论区倾诉,抒发自己的情绪。
看到这些评论,MT也很受触动。“觉得自己真的有帮助到他们,评论区有时候会互相安慰、聊天,看来他们也在彼此身上找到了共鸣。我是一个默默陪伴的角色。”
在B站创作视频差不多一年之后,她的粉丝突破了1万,“是小有成就的感觉,还特意发了条视频庆祝”。又过了两年,她收到了B站寄来的“10万粉丝成就”奖牌。
做视频,也是MT自我疗愈的方式。到现在,她的剧情从现实生活延伸到了异次元世界,很多灵感来自于科幻和游戏的爱好。
有时候她扮演魔法世界的女巫,给你引导的魔咒以及煮沸的药水;有时候她带听众去宇宙漫游,想象自己身在飞行舱,降落在一个荒芜的陌生星球……ASMR的体验就在这些剧情里往下发展。“脑子里既然有想法,就要实现它。”
很多粉丝可能并不能想象,这个现在在视频里穿梭于不同情节、在不同次元给人带来安抚疗愈的UP主,曾经是一个做着最稳定工作的国企员工,过着一种乖巧又循规蹈矩的生活。
她学的是化学专业,本职工作是石油行业的国企员工。有时去到油田现场取样调研,有时在办公室处理报告,生活朝九晚五。
刚开始上班,她和父母同住,因为怕父母担心,剪视频时每每都还要避着他们,“趁父母睡着,开始录视频,趁他们出门,飞快地开始剪”。早期那些视频,就是这样“偷偷摸摸”进入粉丝视野的。
剧情类视频有时候需要复杂的剪辑和特效,都是她自己摸索学习的
2017年,随着视频制作的工作量越来越大,MT的压力也越来越大。“我那段时间总是深夜才能睡着,但睡着了梦里居然还在直播,一早起来又要去工作。这样过了半年以后,我觉得实在撑不下去。”
“那时候大概有10万块的存款,我物欲不强,又没有车房贷款的压力,总是怎么都能过的。比起工作,我也更喜欢时间自由点,做自己喜欢的事。”就这样,MT下定决心辞职,成为了全职UP主。
现在,她不需要躲着父母了——她有一个7平方米左右的小房间,作为工作室,里面堆满了她拍视频需要的素材。每一个视频,从最初的脚本,到布景、拍摄录制、后期剪辑,都是MT独自在这7平方米里创造的。
MT的7平米工作间
这些技能都是视频逐渐变得复杂以后她才学的,“剪辑的时候需要用到什么技能,就赶紧打开B站搜一下,现场学。”
她对此不厌其烦。“学的东西越多,越能实现自己内心的想法,最后看到成品视频的那一刻,真的很有成就感。”
《娃娃屋》的制作花絮,第一次尝试定格动画
做UP主十年,MT的声音陪伴了很多人度过失眠的夜晚,弹幕偶尔有人感叹:“真不敢相信,MT到现在还在做助眠,从大学关注到现在。”
对MT来说,这十年是顺其自然,水到渠成的过程。她不记得是否有过一个突然“爆火”的瞬间,但她知道有一些忠实粉丝,这么多年一直追随着她的视频。
“有一个听众,会给每一个视频标记时间码,并且会做非常详细的听后反馈,几乎一期不落。”她坦言自己不是喜欢煽情的人,但这些留言确实成了她坚持创作十年的重要动力。
当然,MT也有自己的焦虑:“如果真的将来很久以后,我变成MT奶奶了,还可以继续出镜做视频吗?”
而在《温柔的照顾》的视频评论区,已经有粉丝给出了回答:希望能再听30年,到时候能出一期《照顾弥留之际的你》。
发布于:北京市尚红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